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八回(1 / 2)

波尔要塞,目前作为与里格尔王对峙的最前沿阵地,这里聚集着整个利西亚王国最精锐的兵力,在全力固守了数个月以后,里格尔的大军才稍稍退却。

驻守在波尔要塞的主将——目前利西亚王北方第五暨第六军团总指挥官奥科维也因此成为了利西亚军民心中的战神,因为就连曾经的王国第一骑士,也在爱德堡会战中阵亡于里格尔侵略者的魔枪之下,只有奥科维在最危难的关头,挡住了里格尔王的攻势。

然而,奥科维没有因为自己的名声提高而感到高兴,因为在他与里格尔王国的军队交战以后,才明白,对手是何等的强大,仅仅是依靠着坚固的要塞以及险要的地势,才勉强阻挡了里格尔王北上的步伐,若是把他的全部军团拉到平原地带和里格尔王正面对阵的话,恐怕不要说是数个月,只怕是连数天都坚持不下来。

里格尔王与十月上旬暂时后撤,当时包括弗鲁西斯国王在内的人,在接到消息以后都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惟独奥科维心中更加紧张:他以多年的作战经验可以判断出,敌人的撤退只是暂时性的,接下来会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里格尔侵略者这一次来势汹汹,只怕是铁了心要攻灭利西亚王国。

利西亚纪年第1524年11月中旬,奥科维担心的事情总算是发生了:里格尔大军卷土重来,再次朝着波尔要塞发起了进攻。

而这一次参与进攻的,是里格尔王国的精锐,第三兵团,以及第五、第十一兵团,总共三个兵团的强大军力,其参战人员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只不过,对方并没有立刻对波尔要塞展开强攻,而是驻扎在了距离波尔要塞数十里以南的险要地带,似乎是在等待战机。

此时的作战指挥室中,奥科维沉默的坐在座椅上,面前摆放的是标识着两军阵营的区域地图,底下的将官们互相争执、讨论着,只有奥科维——这个年纪约莫四十余岁,满脸胡须,脸部表情严肃,一头棕色的卷发齐齐的梳在脑后,露出了他宽阔的额头来,是一个打扮和容貌都十分严谨甚至古板的男人。

他一直沉默的坐着,脸色凝重。

众人所争执的事情,他比谁都了解:虽然说目前驻守波尔要塞一带的利西亚王也有三个军团的数量,但因为连月以来的战事,减员情况十分严重,到现在为止,能够凑齐一万人的兵力已经是极限了。而里格尔王却是除了第五兵团是此前曾经参与过交战的“老熟人”以外,第三、第十一兵团都是经过了数个月的休整,以近乎满员的整编建制抵达前线。

更加棘手的是:上一次,仅仅是里格尔王的第五、第七兵团,以两个兵团对阵奥科维等人率领的三个满员军团,而且对方还是打的攻坚战,经过了长时间的浴血奋战,虽然利西亚军队勉强守了下来,却损失惨重,三个军团都被打残,虽然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休整,但完全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

而这一次,里格尔王国的第三、第十一兵团,据传其战斗力远超此前的第五和第七兵团。

目前的里格尔军第三兵团,接替许德拉的人也是国王天龙大帝的亲信,叫做齐勒夫,是一个在里格尔王国赫赫有名的领主骑士,他不但接管了许德拉的全部兵力,同时也带着许德拉曾经用来在爱德堡会战歼灭利西亚军的秘密武器——魔枪。

里格尔王第十一兵团的主将叫哈伽提斯,同样是天龙大帝亲近的将领,据说第十一兵团本身就是里格尔王中战力最优秀的野战兵团,哈伽提斯由于其果敢的指挥能力,以及战斗的时候不要命的作战精神,被称为“拦截者”。

奥科维虽然平稳的坐在他的座椅之上,但后背却是阵阵的发寒:目前利西亚军虽然是防守,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龟缩在波尔要塞以北的贵族们,大都只知道波尔要塞坚固无比,不可攻破。却并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利西亚守军早已伤痕累累,筋疲力尽。甚至于,波尔要塞那坚固高大的城墙,也有几段早已崩塌,是这一个月以来连日抢修好的赶工之作。

正是因为处于如此危机的关头,所以下属的将官们才争讨得相当激烈,因为压力太沉重,所以他们才各不相让的争吵着。

“安静。”奥科维只是以平常的语气开了口,但随着他的声音在指挥室中响起,所有还在争辩的将官全都住了嘴,齐齐的看向奥科维。这个时候,身经百战的老将奥科维就是他们这群人的精神领袖。

“事已至此,除了要加强防备以外,必须得向扎伊尔求援。仅仅靠我们这里三个连建制都不满的军团,是不可能顺利抵挡里格尔王这次发动的进攻的。”

“可是,弗鲁西斯陛下并不十分了解我们这边的具体情况,加之临时首都那边的民众对我们的都非常有信心……如果连我们都要求陛下再派援军的话,等同于向所有的国民表明我们没有能力阻挡里格尔侵略军,这样一来,恐怕会在国内引起骚动。”

发言的是谢斯塔,利西亚王第九军团的军团长,虽然从官衔上来讲,跟奥科维是同级,但无论是其指挥能力,以及在军中的阅历、威望,都不及奥科维,只不过是靠着家族关系才成为军团长的人,所以他在奥科维面前说话总是一副底气不足的样子。

“国内的些许动荡,对目前的整体局势而言并不是足以伤筋动骨的大事,谢斯塔将军,我们这些所谓英雄的名号,比起波尔要塞的存在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奥科维冷冷的瞥了谢斯塔一眼,谢斯塔蹙了蹙眉,但他只能呐呐的点了点头。

谢斯塔担心的,是虚名。说到底,他也只是带着一支战斗力一般的军团跟着奥科维的两个北方军团共同驻守波尔要塞才成名,奥科维不是一个注重名利的人,但谢斯塔却不同。所以,他认为,若是主动向临时首都要求增援的话,是对他们辛苦建立的“不败威名”的一种玷污,相当于主动宣称他们的战力其实没有国内宣传的那么出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