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宫女为后> 第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节(1 / 1)

但付巧言知道,她已经成功留了下来。等她们学好宫规登记造册,原籍便会发放三十两银子给其亲眷。在初选时她便已经登记上了付恒书的名讳与住址,只希望这三十两银子能让他熬过这一年的隆冬。巷子狭窄,管事姑姑们也未多话,守着院门的一人带了二十五人走,刚好四个院子可住一百人。这已经是隆庆四十一年冬,隆庆帝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大选小选已有过十数次,宫里皇后嫔妃充盈。这一年冬日的小选,采选人数并不很多,主要是为了填补去岁年跟前突然染病去世的百余宫人。如果不是这样,今年恐怕都没有小选。所以这被宫人们称为四季所的四所院子,如今倒并不拥挤。付巧言跟着前头那小娘子,一路来到绣春院里。那位穿六幅裙的,恰好是这一院的管事姑姑。她让大宫女搬来一把椅子,就那么坐到了堂屋跟前。下面二十五个小娘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也似乎并未看见。大宫女捧来热茶给她润了润口,那姑姑才张口道:“我姓冯,承皇后娘娘抬举,添为正七品尚宫,你们便叫我一声冯姑姑吧。”她声音轻软柔和,仿佛春日里的和风,又似夏日里的细雨。下面的小娘子没人敢说话,均是低着头,不言一词。场面一下子安静了。只有寒风呼啸而过。冯姑姑的声音蓦地拔高,厉声道:“管事说话,均要答‘诺’,所以我这句话说完,你们便要答‘诺,冯姑姑’,听明白了吗?”付巧言只觉得浑身一颤,她紧着道:“诺,冯姑姑。”除了她,还有二十余人也跟着一起答了。虽然参差不齐,七零八落,但好歹比未张口的那些强。果然,冯姑姑满意点点头,先是说:“很好,倒也不算笨。”转脸却立马道:“第二排左三左四两个,第三排右一,还有最后一排中间两个,怎么不答?”她一共点名了五个人,却只有第二排第四个颤抖着说:“诺,冯姑姑,刚嗓子痛,怕污您耳朵。”因许久没喝水,她的嗓子已然有些哑了,确实不太悦耳。冯姑姑冷漠地看着她们,突然道:“她们五个未言,你们所有人晚上都不许用膳,洗漱完便去睡,明早会有大宫女叫你们早起,散了。”说罢,她径直站起来,直接回了堂屋里去。剩下两名大宫女按顺序给她们分屋子住,左右偏屋都是通铺,床铺很大,里里外外能睡二三十人,她们如今才十来个,自然十分宽松。大抵因为刚才的事情,她们回了屋子都没讲话,凑在一起喝了些水,又沉默地洗漱完毕,便不约而同躺到暖呼呼的炕上。外面天色已经全暗,最后一个就寝的小娘子吹灭了宫灯。屋子里一下便黑了下来,只听得到此起彼伏的呼吸声。不知道谁翻了个身,然后一把细细的嗓音呢喃道:“娘,我饿。”第2章 莲姑姑饿着肚子睡了一宿,显然是十分痛苦的。绣春所平日里只有几个粗使宫女住,被褥都不多,突然住过来这么多人,只能临时从仓库里调。纵然火炕着实暖和,可被褥却一股子霉味,难闻的够呛。然而即使是这样,早晨两位大宫女来叫早时,二十多个小娘子也没一个敢吭声质问。四季所是西南角最靠外的四所院落,顺着小巷子往里面走,还有幽深曲折的一段路。这里是许多无人要的粗使宫女以及黄门的住处,凋零破败冷冷清清,被许多宫人称为永巷。每日天不亮这些宫人们便要起床劳作,黄门们要清理前一晚各宫的夜香,好早早送出宫去,再要扫洗宫道,清去浮土;宫女们则要清洗各宫管事姑姑和小妃们的衣物,从来都不算轻省。隆庆帝在位四十一年,宫中主位就那么些许,那许多的才人、选侍和淑女,只能被称一声小妃。付巧言这些新进宫的小娘子刚一起来,就听到院外板车吱嘎的声响。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大约都有些好奇心的,此刻她们站在院中,却并不东张西望。昨夜挨饿的痛苦记忆犹新,直把她们难得的好奇驱入谷底。冯姑姑起得也早,她又照例坐在昨日那把椅子上,细细品茶。茶叶清香的味道随着风飘散在院里,小娘子们毕竟年纪小,饿了这么长时间,肚子便忍不住咕咕叫起来。冯姑姑突然轻笑出声:“知你们饿了,待会儿便能用早膳。只不过要先在院中站会儿,半个时辰后没动过的便能去用膳,动过的便只能重新开始,明白吗?”这是要看站功,昨日观面貌身形走路声音,今日便要看耐力和身体。想要在这金碧辉煌的长信宫待着,哪怕是粗使宫人,也要有些能耐的。付巧言深吸口气,定定立在了那里。这时辰太阳还未出,天色灰蒙,晨风凛冽。薄薄露水浮在发梢,平添三分寒意。如今已是三月,可春却似遗忘了上京,朱雀大街两侧的枫树还未覆绿,家家户户的火炕也未熄。天气寒冷,付巧言冻得直哆嗦,加上腹中饥饿难耐,却是比昨日还要难挨。可她咬牙坚持住了。眼下能站这半个时辰,便有饭吃,未来能多忍一句话,说不得能活命升天。冯姑姑穿得倒是暖和,她今日还是昨日的衣裳,只不过外面加了一圈毛领,衬得她更是年轻。大宫女们忙来忙去,一会儿端来一盘子豆酥,一会儿又拎来个小圆暖手,总之冯姑姑虽也坐在外面,却安然而自得。她发现小娘子们有人偷偷看她,倒也不似昨日那般严厉,只淡淡道:“在这宫里想要成为人上人,其实没有那么难,却也没有那么简单。你们看我如今坐这里享受,穿的暖吃得饱,约莫想不到我曾经也在这永巷里挣扎许多年。”“今日风冷却无雨,院中无顶却有墙。我也只让你们站着,没说跪在大雨里一天都不准动,这样比起来,你们是不是觉得好过一些?”“挨着吧,能挨过一时,便能多活一世。瞧你们也还算是懂事,待会儿姑姑领你们吃些好的,可别饿着你们这些小可怜。”那声小可怜在她唇齿间回荡一二,带出一片婉转的涟漪。这一次,下面的二十五位小娘子异口同声答:“诺,冯姑姑。”冯姑姑微微一笑,面上寒冷全都消失不见,仿佛冰河花开,早春来到。“瞧瞧,这不就懂了吗?”付巧言听着她的话,觉得这冯姑姑倒也是个好人。对于她们来说,她不过就是个教引姑姑,话能说到这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宫苑深深,永巷破落,宫殿富丽,这里面到底埋了多少青春枯骨,就连这座巍峨的长信宫自己都说不清了。付巧言垂下眼眸,只要挨过这十几年光景,她就可以归家与弟弟团聚。这半个时辰看似十分难熬,但付巧言认真听着冯姑姑的话,倒也不觉得辛苦。很快,时间便到了。冯姑姑轻轻点点头,站起身来细致地抚平她那条六福裙:“先都回屋,喝些热水暖暖手,听到姐姐们叫了,就赶紧出来。”付巧言跟着队伍回了屋子。她这间屋子一共住了十二人,大约都是十来岁的年纪,一个个沉默寡言,谁都没心思跟旁人攀谈。正当付巧言捧着茶杯暖手之时,一把细细的嗓子从她身旁传来:“姐姐,我们在一个屋呢。”付巧言转头一看,却正好是宫门外站在她身后的那个小丫头。只见她正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自己,一头乌黑的长发盘成团髻,显得十分小巧可爱。付巧言轻声答:“是呢,真巧。”她的声音还带着幼童的轻灵,却又十分温润柔婉,再配上那张脸,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小丫头又有些呆愣,目光紧紧盯着付巧言,转都转不开:“姐姐,你长得真漂亮。”她年纪小,如今不过八九岁,看起来还是个孩子,说话自然没什么顾忌。付巧言刚想叮嘱她几句,就听旁边一把声音横插进来:“长得美有什么了不起?这宫里最不缺美人,想要走到东六宫,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东六宫就是如今隆庆帝最宠爱的几位妃嫔的住所,这事满上京人约莫都知道,说话之人是什么意思,细细一品便有了。付巧言微微皱眉,转身看她。不出所料,说话的小姑娘是个美艳长相,年纪同她相仿,倒是身量丰润,小小年纪便有了起伏,看起来显得十分成熟。付巧言抿了口茶,淡淡道:“以己度人,自是满目皆匪。”她这话说得文绉绉,那小姑娘显然也读过几年书,却并不好此道,此番听得半知半解更是恼羞成怒。她两三步跳到付巧言身前,抬起头使劲瞪她。“要骂就痛快骂,绕来绕去有什么意思!”瞧瞧,还是个炮仗脾气。付巧言不想惹是生非,含蓄地冲她点点头,柔声道:“这位妹妹莫急,外面姐姐可要叫了,我们先去用膳吧。”她话音刚落,果然听外面大宫女在叫人,于是收好茶具,整理好衣物姗姗而出。“你给我等着!”那小娘子跺跺脚,也跟着跑了出去。没办法,实在是腹中空空,有什么架只能晚上回来再吵。冯姑姑这会儿披上了斗篷,正站在院门那等她们,见小姑娘们十分迅速站好队,心里不由有些满意。这一批小娘子年纪都不算太小,长得都不错也听话,倒是很好调理。她站在门口,压低声音道:“现在你们归我管,无论去哪里,只能听我一人言,不得乱跑乱闹胡言乱语,听明白了吗?”“诺,冯姑姑。”她点点头,绣着并蒂莲的斗篷荡起波纹,转身出了绣春所。离四季所不远的就是膳堂,永巷的宫人们都在这用膳,男女老少鱼龙混杂,是永巷最热闹的一处院落。冯姑姑领着她们过去的时候,刚巧绣冬所的姑姑带着她们院的小娘子出来,两人迎头对上,径直停在巷中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