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第 33 章(2 / 2)

裴景……

算了,他就不该跟这儿子奴开这种玩笑!

蒋一波和苏凉苏暖这一家三口的事情虽然离奇,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人们每天听苏凉管蒋一波叫老爸,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起来,看得久了之后,冬训中心的这些人居然也觉得蒋一波和苏凉看起来真的是挺有父子相的。

于是这事情热闹了大约一周之后,也就差不多平静了下来。

现下,时间已经到了6月上旬的时候,短道速滑项目之前招收的试训选手目前已经在国家队试训了足足一个半月有余了。

按照最初的试训选手筛选计划,这些试训了个把月的选手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次正式队内测试。

这一轮测试,除了之前因为南韩练习邀请赛而定下来稳进国家队的苏凉和孙睿翔之外,余下的选手都需要根据测试成绩做个单独的排序,其中测试成绩和日常训练积分垫底的选手,在这次测试之后,就会率先淘汰出国家队了。

因为事关自身的晋级名额,因此这段时间,从正式宣布了6月15是第一次队内测试的时间后,短道速滑队里,试训队员们之间训练和竞争的氛围也越加激烈了起来。

人人都想能够顺利地留在国家队,但是国家队的最终正选名额有限,除了队内已有的成员之外,只会从试训队员中额外征选男女各10名队员。

其实这个人数对于国家队来说,已经算是一次‘扩招’了,但是目前参加试训的总人数约有50人,算起来就是5进1的概率。

而且男队这里,苏凉和孙睿翔已经凭借之前的邀请赛占据了两个名额,所以男队这里统共剩下的名额就只有8个了,竞争要比女队那里又要更加激烈一些。

“老大,这次的队内测试,你还是参加1500米的吗?”

孙睿翔在训练结束之后,凑到苏凉身边闲聊了起来——这段时间其他选手都太紧张了,就连林永胜和周奇奇也在尽可能地加练,孙睿翔也不好打扰他们,毕竟是好兄弟,他还是很希望大林和狍子能成功留下来的。

苏凉这会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训练量,他摇了摇头“我报了500、1000和1500。”

孙睿翔!!!

虽然早已经听说过他家老大目标直指全能王的豪言,但是这会儿真正听到,还是有些感到吃惊。

“老大,这次测试的时间就在1天之内,你的体能能分配好吗?”

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跨距离的兼项算是挺常规的配置了,孙睿翔主要是觉得他老大在队内测试的时候这样报,或许没办法都发挥出太好的状态。

想想吧,刚刚全速冲刺完500米的距离,差不多能休息个1个小时,然后就是1000米,之后还有1500米。

这个强度,已经有点过了。

毕竟孙睿翔上回在南韩邀请赛的时候才刚刚体验过那种脱力的感觉,那1500米的全速冲刺滑跑结束之后,他差点儿没当场吐在冰面上,最后是为了面子咬牙硬忍下来的。

他自诩自己的体能已经是同年龄段中的优秀水准了,可要是现在跟他说让他在同一天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按照正式比赛测试那样去冲3个距离的训练赛,他大概也会心里发虚。

更何况,他老大苏凉跟他比起来,两人还有个两岁的年龄差呢。

孙睿翔当然知道他老大技战术牛掰,可是不同年龄段上的生理机能差距那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他有些担心苏凉一次性报3项,会不会最后虚脱,那可就划不来了。

苏凉当然也知道自己目前的体能要这样参赛或许很勉强,不过他的目标终究还是全能王,既然这样,他未来参加比赛时,很有可能会面临同样的赛程紧密体能分配困难的情况……

与其在那之前从不做任何准备,倒不如做好准备,一点点尝试并发掘自己的潜能。

穿越前,他从花滑转项目到短道速滑时,已经是16岁的年龄,两个项目虽然都是冰上项目,但是各自所锻炼的肌肉群和力量、耐力的程度都并不相同,转项目到短道速滑之后,他也经历过一段不适应期,同时也因为两个项目的训练方向不同,他在体能上一直就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如今借着穿越的机会,身体也回到了14岁的状态,苏凉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做好身体状态的调整和训练,以便能够为自己在短道速滑的项目上发掘出更深的潜能。

这一次的练习赛,他也知道自己的体能不足,但是他仍旧想试试看,试试自己在队内测试赛中能够给出怎样的表现。

裴景这段时间都在抓着苏凉一个人的训练,队内基本已经默认他是苏凉的主管教练了,起初裴景也考虑过是不是劝说苏凉专注1500米长距离的赛事,毕竟这是目前华国队紧缺人才的部分,但是他很快又想到了苏凉当初第一次被蒋一波带进国家队时的情形。

那一次,苏凉差点儿就要赢了‘轻敌’的沐远笙。

还有后来苏凉和刘秋同、李宾阳这两个试训选手的对抗赛——苏凉在500米距离上的天赋也同样毋庸置疑。

在想起这些之后,裴景摇了摇头,提醒自己要多关注一些南韩还有加拿大的全能型选手了——一是为苏凉筛选一下未来可能会在国际赛上遇见的对手,二也是自己先提前观察一下优秀的全能型选手特质以及一些赛事上的体能分配安排。

因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苏凉在跟裴景说自己要报名500、1000和1500这三个距离的队内测试时,裴景也并没有反对。

刚好,他也可以一起看看苏凉在这三个距离上的表现究竟如何。

倒是队里主攻500和1000米距离的试训选手们,在听说苏凉也报了500米和1000米的队内测试后,略微地有了一些不满。

他们觉得苏凉已经有了确定的正选名额,队内测试赛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拼,他们和自己本项目的选手比赛就已经很吃力了,结果冰面上还要再塞进来一个苏凉!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苏凉这个报名属实没什么必要,倒是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还挺期待的。

“太好了!我早想和苏凉再比一场了!”

上一回刘耀武来拍摄采访视频的时候,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和苏凉比了一场,事后两人都想不通苏凉究竟是怎么一下子就从内道连续超过了他们。

他们俩还专门求教练拿到了刘耀武那里的视频拷贝,可惜毕竟只有单机位的拍摄,这让他们很难看清楚苏凉在冰面上的表现。

后来苏凉的那场1500米的比赛,在看到苏凉预赛阶段的内道超越时,刘秋同和李宾阳两人当时就蹦了起来——就是这个超越!跟幽灵一样的!

只是苏凉的那个超越从旁观的第三视角来看,其实是能够看懂的——就是苏凉在冰上发现了在入弯时速度过快无法锁住内道,所以抓住时机超越到前方。

可是第三视角和第一视角毕竟是不同的。

刘秋同他们俩觉得看视频自己能够看得懂苏凉为什么超越,可是在冰面上的时候,被苏凉超过去那就只是一瞬间的事,就像是内道吹过了一阵风,风吹完了,苏凉也已经超越了。

总之,想要搞清楚怎么应对苏凉,还是必须要在冰面上再跟他比一场才行!

而相对于500米的刘秋同和李宾阳,1000米的试训选手则对于苏凉在1000米上的实力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知。

毕竟500米的话,苏凉和刘秋同他们甚至传说和沐远笙都比过还差点儿赢了,1500米就更不用说了,和南韩的练习邀请赛算是苏凉在国内短道速滑冰迷群体中的成名之战了,还帮助他顺利拿下了国家队的正选名额,孙睿翔现在也对他服服帖帖的。

可轮到1000米……

在场的是都在训练中看苏凉滑过1000米的距离,可是这段时间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1000米训练赛,单纯只是冰上速度的滑行训练,那这对短道速滑来说,想要看出成绩和实力就意义不大了。

顶多能够看得出来,在1000米的距离上,苏凉仍旧还是‘后发制人’的典型战略。

倒是有人挺疑惑,苏凉的那个侧向直立式的起跑,明显不如点冰式起跑来得爆发力强,特别是在500米距离上,起跑抢内道占位对于最终的排名影响可太关键了,苏凉为什么不改一改起跑方式呢?

倒是有队里的教练解释了——对于选手来说,已经有一个成熟、稳定的起跑方式,如果要调整一个新的起跑方式,哪怕是国家队内已经对点冰式起跑有了非常成熟的教学方式研究,但对选手个人来说未必就是好的。

选手有可能会因为起跑方式的变更,出现易犯规抢跑之类的问题。

这个回答算是解开了这些试训选手的疑问——毕竟从他们的角度来说,点冰式起跑已经是本能了,并没有需要更换起跑方式,就也并没有了解过更换起跑方式会带来的困难和后果。

总之,在整个国家队试训选手的忐忑与紧张之中,6月15日的这个队内测试赛的日期也如约而至。

这一天上午,整个国家队的教练组还有正选选手都放下了训练和工作任务,来到了速滑馆,准备以观众的身份来见证今天的这一场队内测试赛,所有人都想看一看,在今天的队内测试赛中,是否能够有什么选手可以给出让人惊艳的表现。

而在教练组方面,所有教练也已经做好了数据记录的准备,现场还架设了不同角度和机位的摄影机,将全面记录这一次队内测试赛各个选手的场上表现,以供教练组在赛后复盘和对选手进行筛选。

蒋一波这会儿也正跟裴景站在一起,两人正在讨论苏凉今天的情况。

“体能方面,你儿子毕竟今年才14岁,第一场的500米测试或许没什么问题,但是1小时之后的1000米恐怕就够呛了。”裴景如实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蒋一波其实这会儿也是满心紧张的,他拧着眉头看着冰面上已经开始热身的苏凉,有点担心——就像是裴景说的一样,500米和1000米连续两场下来,苏凉的体能恐怕已经够呛了,那等到1500米的时候,苏凉……他还能滑得动吗?

带着这样的紧张和担心,速滑馆内的第一场500米队内测试赛,也将要拉开它的帷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